a. 香港《中成药注册》安全性资料技术指引2004年版
i 汞含量
ii 镉含量
iii 铅含量
iv 砷含量
v 铜含量
b. 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 XIII C
i 细菌总数
ii 霉菌数
iii 酵母菌数
iv 大肠埃希菌
v 沙门氏菌
vi 铜绿假单胞菌
vii 金黄色葡萄球菌
viii 梭菌
ix 大肠菌群
x 白色念珠菌
c. 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
i 附录IXH-水分
ii 附录XIIA-崩解时限
iii 附录IA-溶解时限
iv 附录IA ID-重量差异
v 附录XIIC ,IA,IB,IC,IL,IT-装量差异
vi 附录Ⅶ A-相对密度
vii 附录Ⅶ F-折光率
viii 附录Ⅸ G-干燥失重
ix 附录Ⅸ J-炽灼残渣
x 附录Ⅸ K-灰分
xi 附录Ⅹ A-浸出物
xii 附录Ⅹ D-挥发油
xiii Ⅻ 附录 E-粘附力
xiv 附录VII B-馏程测定法
xv 附录IX L-氮测定法
xvi 附录IX M-乙醇量测定法
xvii 附录IX T-甲醇量检查法
xviii 附录IX U-二氧化硫残留量测定法
xix 附录X B-鞣质含量测定
xx 附录X C-桉油精测定法
d. 美国药典第51章-第34版,2011年抗微生物效能测试
i 抗菌效能测试
e. 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,鉴别
i 附录VIB-薄层色谱法(有标品)
ii 附录VIB-薄层色谱法(无标品)
iii 附录V C-红外分光光度法(有标品)
iv 附录V C-红外分光光度法(无标品)
f. 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,含量
i 附录VID-高效液相色谱法(有标品)
ii 附录VID-高效液相色谱法(无标品)
iii 附录VIE-气相色谱法(有标品)
iv 附录VIE-气相色谱法(无标品)
v 附录VA-紫外-可见分光光度法(有标品)
vi 附录VA-紫外-可见分光光度法(无标品)
联系电话
021-5102-9925
邮箱
始于2004年 专业FDA注册
立足上海 服务全国
推荐服务
>FDA注册认证:
>FDA合规服务
>体系合规:
>产品检测认证:
微信公众号
